作畫特頂真 丹青釀精華
——訪老畫家顏梅華
“這些年來,我沒怎么賣畫,全是為了它。” 顏梅華說這話時,雙手將一部還飄著油墨香、沉甸甸的畫冊遞給記者。
顏梅華從65歲畫到75歲的精品都在這里了,一共135件。135件作品對有的畫家來說似乎并不難,而對顏梅華來說卻不是易事,因為他是個特別頂真的老人。
據(jù)說,有不少人和這位老畫家在一起時有點發(fā)怵,唯恐說了外行話讓老人“抓住不放”。記者曾親眼看到,顏梅華在飯桌上不留情面地打斷一位正高談闊論的同行,指出他在談話藝術時的謬誤:“自己搞不懂的事情不好隨便講!
但了解他的人說,顏梅華并非跟誰過不去,他不知道會得罪人,還覺得是和別人實事求是地探討學術問題呢。他對自己更“苛刻”。他畫畫用的是做學問的態(tài)度。譬如過去他畫春秋戰(zhàn)國題材的連環(huán)畫,為查對畫中人物的衣著用具等是否符合當時的真實情況,到圖書館、博物館找資料,看實物,請教專家,直到把專家問得山窮水盡,不得不坦言:“別再問了,有的問題我們的考古研究還沒解決呢!
古人詩意圖是許多國畫家“擅長”的題材,而顏梅華畫來就特別“吃力”。如畫蘇東坡游赤壁,一般畫家只要表現(xiàn)好懸崖峭壁、驚濤駭浪、一葉扁舟,一位古裝文人,另有童子和船夫即可。而顏梅華卻要考證蘇東坡游赤壁時是多大年紀,“弱冠”前還是后,以決定畫中的蘇東坡頭戴綸巾還是束發(fā)髻。
一旦畫中有一點東西搞錯了,他會毫不猶豫撕掉。遭遇這樣命運的畫已無法計數(shù)。由此人們可知以往顏梅華創(chuàng)作《歷代名家名將畫譜》、《顏梅華歷史人物畫冊》等以及大量連環(huán)畫之不易。
這次出版的《顏梅華畫集》還讓許多人意外地看到,以人物畫聞名的顏梅華在山水、花鳥、走獸等題材上的功力。原來顏梅華早年師從山水畫大師吳湖帆。吳湖帆曾建議顏梅華根據(jù)自己的筆性再吸取些張大千的畫法,所以現(xiàn)在顏梅華的山水兼具吳氏之端莊、清麗、含蓄和張氏之雄健、瀟灑、絢爛。近十來年,許多人物畫家轉(zhuǎn)畫山水、花鳥,為的是討好不吃力,但顏梅華畫山水是真吃力。除了取法歷代前賢,還要游歷名山大川取法自然。動筆前長期醞釀推敲,落筆又往往歷時十數(shù)天乃至數(shù)月。一枝一葉筆筆勾勒,一丘一壑層層皴染……“第一張畫都像自己的孩子那樣!鳖伱啡A說。
顏梅華還是個圈內(nèi)有點名氣的京劇票友,所以他的京劇人物畫特別傳神。朋友們說他唱得好,但他現(xiàn)在卻不大肯唱了:“我自己知道京劇的高深,既然不可能唱得到位不唱也罷。這輩子把畫畫這件事做好已經(jīng)不容易了。一個人學到老,學不了。”
文:王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