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泰斗 如霞滿天
——記著名工筆畫大師劉凌滄先生
60年來,中國畫壇名手如云,然而殊少起步于民間畫工的大家,有之便是劉凌滄,這在近代美術界是尤為可貴的。
劉凌滄先生,1906年生于河北省固安縣的農家。自幼酷愛繪畫,但家庭生計艱難,僅在私塾就學兩年。14歲時在霸縣畫店跟李東園師傅做學徒,后有機會進京,拜楊冠如先生為師,從而苦學深鉆,技藝大有長進。五·四運動后,在北平加入“中國畫學研究會”與著名畫家金城、周養(yǎng)庵、管平湖、胡佩衡、王夢白、陳半丁、徐燕蓀同會,主要拜管平湖、徐燕蓀二先生為師。20年代,他畫的《孫中山先生奉安地列圖》,其人數(shù)眾多,規(guī)模浩大,莊嚴肅穆,形象生動的描繪了為大總統(tǒng)送葬的盛況,一時洛陽紙貴,各大報刊竟相頭版轉載,宋慶齡夫人還親切召見了凌滄先生,并給予殷殷鼓勵。
1933年起,劉先生就被聘為北平的京華美術學院任教授,至45年又兼聘為國立藝專從教(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爾后到北華美專、中央美術學院至終,未曾稍懈,他的一生是偉大奮斗的一生。
他那典雅傳神而饒韻致的工筆重彩畫在畫壇上嬌然突出,獨樹一幟。幾年來,我多方查詢資料,得知劉先生的生前僅畫過二冊連環(huán)畫作品,這與他龐多的國畫作品相比,是覺彌足珍貴的,也是甚為遺憾的。而且他62年制的《趙武靈王》又鮮為少見,再版較多的是他63年繪的《大鬧通天河》,這兩冊均在河北人美出版。不愧為大家之作,氣勢宏魄,頗見匠心。
劉先生的國畫主要作品有:《赤眉軍無鹽大捷》《岳飛威震襄陽》《卓文君聽琴》《淝水之戰(zhàn)》《屈原天問》《兵車行》《木蘭從軍》《文成公主》以及《司馬遷》《陶淵明》《杜甫》《韓愈》《史可法》等幾百幅著名歷史人物造像,1983年,郵電部發(fā)行了劉先生一套四枚的《中國古代文學家》郵票。
李可染先生曾說:“劉先生的畫會用顏色,顏色經(jīng)他一用,就會變的高雅、渾厚、艷而不俗!逼鋵嵥麑τ蒙刹皇请S隨便便的,而是煞費苦心的,往往一張墨線畫完后,釘在畫板上,反反復復的看,研究那地方該著哪種色,色度的深淺到什么程度,那里該上石色,那里該上水竹色,有時一張大畫要研究好幾天,整體設計后,直到胸有成竹才開始著色,而調色時更是嚴肅認真,某種顏色成分多了一點,或少了一點都不能放過,一定要恰到好處才罷休,不然他總是心里不舒服,這也是他認真之處。劉先生常說:“做為一個畫家,要對藝術負責!彼罘磳Σ回撠熑蔚碾S便涂抹,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他都是認真對待,畫什么都是把自己的感情滲透進去,有時忘了喝水吃飯,真是苦心經(jīng)營,他用自己的藝術語言表達自己對藝術的感情,他的一塊圖章上刻著“我用我法”,便能充分表明他的藝術情緒,他一生畫畫很少有廢品,尤其是晚年,只是每畫一張,總覺得不滿意,看出很多缺點并說:“下次再畫要改進!钡丝磥硎悄菢拥耐昝罒o缺,幅幅精品。由此,可以看到劉老的博大襟懷,高尚情操,是至上的藝術境界。劉先生常對學生說:“搞藝術這一行是苦行僧,首先要肯吃苦,有一種苦學的精神,下苦功夫,才能畫得進去!眲⑾壬創(chuàng)造了在生宣上工筆兼寫意的畫法,填補了畫壇技巧的空白。
晚年的劉凌滄先生,聲譽日隆,成為中央美院學子和工筆畫壇最受愛戴的巨擎泰斗。1978年被推為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名譽會長,1981年被美院學生公舉為優(yōu)秀教師,1986年負之耄耄的劉先生還擔任著中央美院中國畫系研究生導師和美院進修班導師。他在課余,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眾多著述和專論,深見他的理論水平和造詣,稱謂他巨匠大師,是當之無愧的。
1988年劉先生在中國研究院授課時發(fā)病,次年三月于世長辭,終年82歲。現(xiàn)代美術教育開辦以來,中國師資眾多,但是生前身后受到學子由衷愛戴的畫壇師表,亦為數(shù)有限,劉先生則榮居其一。當代名公如徐悲鴻,傅抱石在他的生前都對他的高超藝術給予高度的評價。在他身后。葉淺予先生中肯的指出:“劉老師的一生是老誠持重,謹慎小心的一生,是勤勤懇懇提攜后進的一生,特別是門戶之見較深的老一輩畫家中,能夠跳出舊的壁壘,虛心接受時代思潮,成為一位開明的長者!焙韧飧鞯厮膶W生,都是有大成就的,俱都已成名家,可謂桃李滿天下,名師出高徒。
他的學生,著名筆畫家潘茲絮,以詩寄托深深的哀思,“北國風,江南雨,我未歸,師作古,拳拳師生情,漫漫丹青路。忍聽薤露歌,淚落頓如雨!
文:馬石生
|